【創新在一線·完善技能人才激勵機制調研①】
原標題:績效年薪考核兌現上不封頂,科研項目資金資源保障不設上限——(引題)
實打實的激勵,給足“頂尖工人”奔跑的動力(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劉旭
編者按
讓技能勞動者真正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創新者多得”,既是夯實制造強國人才根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也是穩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的題中應有之義。
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引導企業建立健全體現技能價值激勵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許多地方、企業打通堵點,破解難點,切實提升技能人才待遇,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社會氛圍愈加濃厚。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構建“技能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
從今天起,工人日報推出系列報道《完善技能人才激勵機制調研》,敬請垂注。
“我的深孔薄壁工件數控加工技術‘一箭雙雕’,攻克了產品鎖桿安裝孔和轉軸定位孔兩個細長孔的形位公差超差、加工效率低這兩個技術難點,提升了產品一次加工合格率。”遼沈工業集團精密加工分廠精加二班班長王巍是遼寧省首批評選出來的首席技師,從高級技師直接晉升為首席技師,連跳兩級,體現了企業對其綜合技藝水平的認可。
王巍的收獲,是遼寧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進一步完善薪酬分配體系成果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遼寧累計開展自主評價25.9萬人次。其中,評聘特級技師353人、首席技師125人,涵蓋石油開采工、電工、焊工等57個職業(工種)。三年以來,這些人在薪酬待遇、科技創新支持、股權激勵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新八級工”打通了技能人才職業發展的上升通道,首席技師、特級技師獲得實實在在的待遇,他們的“燈塔效應”引領更多青年技工成長成才,助力企業加速奔跑。
績效年薪考核兌現上不封頂
王巍1997年入廠,憑著仔細鉆研、扎實苦干的精神,2007年晉升為高級技師,達到“五級工”的最高級。在別人艷羨的目光中,王巍卻有些茫然:“一下就失去目標,不知道往哪個方面努力。”在企業同一崗位上,王巍的技術是最強的,帶了一批又一批徒弟,“沒幾年,徒弟也都成為高級技師,就會和我站在同一高度的平臺上,我也就沒有了領先感”。
2021年10月,遼寧省人社廳下發通知,經報請人社部備案同意,決定在遼寧省13家企業開展特級技師評聘試點工作。2023年5月,遼寧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遼寧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全面推行“新八級工”制度,支持用人單位自主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從“五”到“八”,不是簡單地增“量”,而是職業技能等級架構的重組,打破技能人才成長天花板。試點企業在開展自主評價的職業技能等級設置基礎上,對取得特級技師資格的人員比照正高級職稱人員享受同等待遇,對首席技師參照本單位高級管理人員確定薪酬待遇。實施“興遼英才計劃”,評出170名優秀高技能人才,對入選的遼寧工匠、遼寧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遼寧技術能手給予10萬元、8萬元、3萬元一次性獎勵;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保障,建立穩定有效資金保障渠道,統籌用好各項資金、經費,用于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高技能人才激勵政策接連不斷。
王巍所在的遼沈工業集團,實行了“三個突出”的評聘標準:突出優中選優,選拔在解決生產難題、工藝技術革新、掌握絕技絕活等方面有突出貢獻和創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突出以用為本,圍繞國家及集團公司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采用“工程+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選拔;突出多元評價,以工作業績為重點,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職業道德養成,注重選拔傳承人民兵工精神的兵器特色高技能人才,注重評聘與使用相結合、與待遇相匹配。
如今,企業和王巍簽訂了首席技師的聘任協議,他的年薪與公司高層當年基本年薪掛鉤,績效年薪考核兌現上不封頂。
科研項目資金資源保障不設上限
近日,大連長豐實業總公司機械加工車間一派繁忙景象。在車間的“朱奎柱工作室”里,負責人朱奎柱正在工作臺上仔細地給一款特定零件鉆孔。朱奎柱有著一手絕活——為高難度零件做“整形手術”。他加工的零件,精度達到0.003毫米,相當于頭發絲的1/20,這手絕活讓他成為鉗工領域的行家里手。
大連長豐實業總公司是裝備保障型企業,主要承擔現役航空裝備修理任務。該公司成功通過審核,成為遼寧省首批自主開展特級技師評聘的試點單位。最終,朱奎柱、王委兩名特級技師從公司200余名高級技師中脫穎而出。晉升后,兩人享受到近30萬元的年薪待遇,在科研項目資金資源保障、科研績效方面不設上限。
雖然各試點單位都有自己的打法套路,但將工資薪酬與技能水平掛鉤,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是每家試點單位的共識。這些單位將企業技能崗位劃分為若干等級,并與薪酬等待遇掛鉤,建立起技術工人與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平行的職業發展晉升通道。
“這不僅是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更是兼顧技能人才培訓、使用、待遇等在內的制度體系,‘新八級工’的評審要與企業發展相匹配、與使用相結合、與待遇相對應。”遼沈工業集團相關工作負責人充分表達出了用人單位的想法。要把這一想法通過細致精準的評價體系落地,最大的難點就是試點單位都缺乏實踐經驗,要摸著石頭過河。試的過程,就是為了發現問題、找準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形成可復制的經驗。這其中一項重點工作就是用人單位對高技能人才探索實行項目工資、崗位分紅、專項特殊獎勵、技術創新成果入股等激勵辦法,明確高級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比照相應層級專業技術人員享受同等待遇。
最大限度地釋放激勵效應
2024年12月,鞍鋼集團召開特級技師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評審會,確定29名職工為鞍鋼集團首批特級技師。最大限度地釋放政策的激勵效應,激發高技能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激勵更多技能人才向特級技師、首席技師看齊,培育更多鉆研技術、敢于創新的“活躍因子”成了推行“新八級工”制度企業的共同目標。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部分試點企業在進行特級技師、首席技師評審時,提高了創新能力的權重。例如,大連長豐實業總公司的評審方案中,創新成果占到了45%的權重,此外,工作業績占比25%,社會影響力、大師工作室、技能大賽等成績占比30%。
遼寧省人社廳相關工作負責人表示,暢通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和社會地位,就是為了促進技能人才積極投身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高技能人才的頭雁作用,讓更多的創新活力迸發、釋放。企業應為特級技師設立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工作平臺,為其開展技術技能革新、工藝流程改進、解決重大技術難題等提供條件,充分發揮其在技術攻關、發明創造以及帶徒傳技等方面的作用。
該負責人認為,“新八級工”制度優勢不僅體現在“薪”上,更在促進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結果與培養、使用、待遇等相結合方面建立起了“新標準”,這將進一步提升企業選用人才的效率,讓技能人才雁陣飛得更高、更遠。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m.d-c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