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實”字上下功夫
——各地工會扎實推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
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各地工會對標對表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深入基層一線查擺問題,通過學、查、改“組合拳”,聚焦職工群眾“急難愁盼”和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在“實”字上下功夫,做到深查實改、見行見效,推動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組織32名機關各部門、單位的干部職工深入呼和浩特市街道的工會驛站、勞動公園、快遞站點等場所,開展“志愿耀北疆”當一天勞動者沉浸式服務活動。工會干部親身體驗快遞員、環衛工人等戶外工作者的日常勞動,開展實地服務,在勞動中傾聽職工心聲,在服務中傳遞“娘家人”溫暖。
為常態化做好干部蹲點工作,推動解決基層和職工群眾的“急難愁盼”,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制定下發《2025年全區工會領導機關干部赴基層蹲點工作方案》,首批選派38名區總、盟市工會和旗縣(市區)工會干部組成12個蹲點工作組赴各盟市開展工作,并撥付60萬元支持保障蹲點工作。同時,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全面推行12351接訴即辦機制與首接負責制,為職工提供7×24小時不間斷熱線服務。今年以來共接聽職工來電12003通,在線直接答復職工問題11023件。
北京市總工會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過程中,聚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強化組織領導,完善制度機制,“向前一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完善勞動爭議調解六方多家聯動機制。市、區兩級工會牽頭與同級人力社保局、司法局、信訪、法院、企業聯合會、工商業聯合會、公安局內保局等單位建立協同機制,開展“仲裁+調解”裁調銜接和“訴訟+調解”訴調對接,形成“政府指導、工會牽頭、各方聯動、重在調解、促進和諧”的大調解工作格局,覆蓋市級、區級、街道(鄉鎮)三級調解組織網絡,截至今年5月,工會系統受理勞動爭議案件5299件,調解成功2575件,挽回職工經濟損失1.33億元。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一些地方工會通過組建專項調研組、建立問題清單專項審核和動態跟蹤等多種機制,推動查擺深入,整改走實,以學習教育成效促進工會工作提質增效。
江蘇省總工會結合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巡視整改工作、做好服務對象反饋的意見建議整改等工作,研究制定15項整改措施,部分措施已取得階段性成效。通過基層聯系點、年度重點課題調研、基層蹲點調研、產業工人隊伍狀況調查、勞動領域政治安全信息聯系以及其他專項調研等多種形式廣泛聯系基層,領導干部帶頭深入基層一線、職工群眾,加強調查研究,弄清楚職工群眾的“急難愁盼”和工會工作中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研究解決。
江蘇省總先后制定了《省總工會機關關于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工作的實施辦法(試行)》《省總工會機關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工作措施》《2025年度省總工會機關談心談話工作方案》,常態化推動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沈陽市總工會黨組集體研究制定《督辦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清單》,扎實開展“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行動,班子成員帶頭與一線職工交朋友,健全密切聯系服務職工工作機制。為持續給基層減負,沈陽市總將機關年度考核與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會議合并召開,將部分“工會大講堂”與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合并召開,將部分區縣、產業工會參加的現場會議轉成線上召開。為合理安排調研,沈陽市總還研究制定了2025年調研課題和調研計劃,開展分片調研,班子成員帶領各部門到基層集中調研、多課題合一調研。(采寫記者:李玉波 賴志凱 黃洪濤 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