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培育發展勞務品牌和返鄉入鄉創業基地
政策“組合拳”持續發力,吉林推動農民工就業增收
本報訊(記者柳姍姍 彭冰)擴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規模、精準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創業項目……近日,記者從吉林省人社廳獲悉,今年以來,吉林省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提高服務質量,為農村勞動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準的就業服務,有效促進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
為擴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規模,吉林制定印發《2025年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四季春行動方案》,開展“夏出務工”專項行動,加強崗位供給和勞務對接服務,擴大就業規模。印發《2025年全省農民工資性收入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制定促進農民務工增收政策措施,建立促進農民務工增收的長效機制。今年前5個月,吉林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14.69萬人,完成年度計劃的79.51%,同比增長8.3%。實現勞務收入339.4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33.94%。創建就業幫扶車間1153家,吸納脫貧人口6037人。
前5月,吉林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意愿調查22945人次,開展企業缺工情況調查212家,并將缺工信息推送至“96885吉人在線”平臺,由平臺匹配就業崗位。截至5月底,全省共開展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重點群體職業技能培訓2.01萬人次,培訓后實現就業4330人次,占培訓總人次的21.53%;農村戶籍人員新增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4283人次,完成年度計劃的35.69%。
同時,吉林發揮農村就業創業項目帶動作用,推動開展勞務對接活動,培育發展勞務品牌和返鄉入鄉創業基地,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目前,已培育勞務經紀人9368人,基本實現一村一名勞務經紀人目標。為農民創業者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786萬元,直接扶持174人,帶動就業609人。開展省級返鄉入鄉創業基地項目,擬安排資金1100萬元,支持30個基地建設。累計建設省市縣三級返鄉入鄉創業基地798家,其中省級基地204家,年帶動就業約8萬人。
此外,為提升基層就業公共服務水平,吉林還將零工市場納入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優化服務功能,規范運行管理,提高服務效能。通過集中培訓、實地指導、媒體宣傳等方式,推動全省“15分鐘就業服務圈”就業服務設施、服務制度、服務清單、服務事項、服務流程實現“五個規范”。截至5月底,吉林全省各級零工市場征集發布零工崗位1.33萬個,幫助4217人次實現就業。依托“96885吉人在線”服務平臺,全省共歸集和發布用工崗位17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