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足球作為“五育”融合的重要抓手——
“快樂足球”的新疆巴楚實踐
6月16日中午,一場男生和女生的足球對抗賽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楚縣第三小學的球場上激烈上演——和男生的對抗中,女生隊完全不落下風,并且率先取得進球。不過,很快男隊扳平了比分。此后兩隊展開了拉鋸戰,雙方都加強防守,很難攻破對方的球門,最終1比1平結束比賽。
記者了解到,像這樣的足球男女對抗賽,該校每周至少開展兩次。他們正在努力備戰7月中下旬舉行的第四屆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新疆賽區)暨“奔跑吧·少年”202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榴籽杯”青少年足球聯賽總決賽。為了總決賽,小球員們在賽前練兵中都使出了渾身解數,眼神中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
巴楚縣第三小學足球氛圍歷來濃厚。2021年,該校被評為國家級足球特色學校。記者通過實地探訪了解到,該校將足球運動作為“五育”(德智體美勞)融合的重要抓手,通過開展校園足球,不僅使學生在運動過程中養成了遵守行為規范、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情懷,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據該校校長曹紅介紹,該校奉行“快樂足球”的理念,希望孩子們在足球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我們的目標是讓全體學生體驗足球;讓30%的學生熱愛足球;讓5%~10%的學生擅長足球,往專業運動員方向努力。”
據悉,該校建立的精英梯隊人數約160人,以社團的形式利用托管時間開展訓練,使學生能夠系統學習足球知識和技能。每周5節體育課中有兩節為足球課,確保全校每一個學生都能接觸到足球。
本次對抗賽中,阿米娜木·麥合木提發揮出色,被教練買爾丹寄予厚望。“阿米娜木不僅球踢得好,學習成績也不錯,她希望通過自身努力將來能夠成為職業足球運動員,這種執著的精神很可貴。”
巴楚縣屬新疆喀什地區管轄,位于祖國西部邊陲,這里多民族聚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重大。在足球教育中,該校努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責任感,已成為鮮明特色,也是學校足球取得優異成績的法寶。
據介紹,每次足球比賽前,該校都會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如組織學生齊唱國歌、對國旗敬禮、講述運動員為國家榮譽拼搏的故事等。“我們要讓學生明白,他們在足球場上的努力,不僅是為了個人和學校的榮譽,也是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體育精神。”曹紅對記者表示。
讓小球員木斯麗買·艾散印象深刻的是,2024年12月赴貴州省織金縣參加追風聯賽。雖然最終在決賽中失利,留下一些遺憾,但成為一段美好的回憶。木斯麗買和隊友參觀了貴州當地的博物館和溶洞等景點。尤其令她高興的是,通過賽事交到了很多朋友。“我是維吾爾族的學生,貴州那邊有很多其他民族的學生,我們相處融洽,中華民族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和睦。離開的時候大家都舍不得,我還邀請她們今后來新疆做客呢。”
買爾丹告訴記者,足球幫助孩子們增長了見識,這項集體運動每時每刻都需要團隊交流協作,也就促進了孩子們的漢語學習,同時增強了他們的愛國情感和民族團結的意識。“我們還邀請過優秀的足球運動員、老志愿軍戰士到學校分享他們的奮斗故事,以此激勵孩子們的報國之志和擔當精神。”
據了解,近年來,巴楚縣第三小學在足球比賽中載譽頗豐——2025年4月獲喀什地區足球錦標賽女子組冠軍、2024年獲東潤杯新疆青少年足球邀請賽小學組男子亞軍、2022年獲新疆“石榴籽杯”青少年校園足球賽男子組亞軍……